课程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津南区11家学校和单位签署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校地共建联合协议
发布日期:2021-06-04 作者: 阅读量:[]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5月31日下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津南区共建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校地联合实践育人基地签约仪式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A111举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领导、津南区教育局领导、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领导、津南区咸水沽镇相关领导及津南区十所中小幼儿园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分别与津南区双桥中学、辛庄中学、天华实验中学、南华中学、何庄子联合小学、新家园小学、双桥第一小学、双桥第二小学、十一幼儿园、海教园南开学校等十所学校签订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协议;与津南区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签署校地共建思政实践育人基地协议。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关志伟致辞。津南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恩艳、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董杰发表讲话。

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津南区咸水沽一中思政教师刘春艳作了题为“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做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的专题报告;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瑞荣作了题为“坚持三全育人,深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学术报告;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运营团队负责人靳融,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咸水沽模式探索”为题进行了分享。

津南区咸水沽一中思政教师刘春艳作专题报告

现场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内的天津市人防宣传教育训练基地。

近年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主动作为、积极承担和参与全市思政一体化建设相关工作。作为“天津市中高职德育一体化培训与研究中心”“天津市大中小课程思政一体化研究中心”,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搭建全市课程思政教育五大平台,努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天津中德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建设路径,承办全市“抗美援朝典型案例融入大中小思政课教学交流研讨会”,对接中小学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走近大凉山》等系列讲座。创新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学院社团学生同教师一起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展十余期“德育”系列专题讲座,在育他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拓展就业本领。海河教育园南开学校德育处商文杰老师表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南开学校开展的思政一体化活动,融合了海教园资源,拓展了学生素质,打造了思政教育的同心圆。”

下一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将与津南区签约学校和社区机构一道,系统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打造“一目标、四协同”的中德—津南思政一体化建设模式,即以服务区域教育事业和社区治理发展为目标,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体系、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协同体系、资源保障协同体系,在区域内形成大中小幼纵向贯通、学校社区横向协同的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为天津市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