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王海龙:践行教育家精神 躬耕教坛育人才
发布日期:2024-07-10 作者: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在官方宣传平台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陆续刊发我校相关领导和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进一步引导全体教职工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的能力和躬耕教坛的生动实践。今天刊发的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海龙的署名文章——践行教育家精神 躬耕教坛育人才。

践行教育家精神  躬耕教坛育人才

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海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建设教育强国、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其中,“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的两个重要方面,体现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必然要求。

增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培养教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基本方略。源于先秦《管子·权修》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典故,是古人在育人上形成的智慧结晶,既道出了人才培养规律,又反映了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所谓“育人”,是育人意愿和育人能力的统一,即“育人”不仅要用心,用情、用爱,还要有育的能力和爱的能力。

其一,切实提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理论自觉。教师队伍要系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系统把握“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求以及“大先生”等重要论述与教育家精神内涵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将其内化为自己从教的理论自觉。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培育,随时代发展建构自身角色,逐步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合作者、引导者、启发者、关怀者的转变,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心指导学生、用爱温暖学生,用情感化学生,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其二,不断提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行动自觉。教育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式的剪枝塑形,也不是任其野蛮生长,而是要循序渐进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自主、健康、个性地发展。中德大学学生生源具有多元化特征,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理念,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生源差异和基础差异,分层分段分类设计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实践。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所长,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真正将“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转化为自觉行动。

锚定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培育教师“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必然要求。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认知和实践方面的重要理论,也成为指导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理论。“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知行合一的集中体现,体现了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学认知和教学行动的辩证统一。

其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到学以致用,以用践学。著名终身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言“教育的生命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指出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由此,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保持终身学习的劲头,既要持续拓展自身专业领域内的学科前沿知识,又要及时关注国家重大产业和技术需求,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新知识、新技术。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成效。

其二,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当前,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成为新时代个体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特征。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双师双能型”的一个重要维度为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应用”不仅是具体的实践操作,更意味着对技术的改进和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坐“冷板凳”的毅力,聚焦产业行业一线技术,善于发现技术难题,并结合自身专业技术知识,设计出符合技术发展需求、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解题思路,出技术、出产品,做到持续创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复成立的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当前,学校正处于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时期,广大教师一定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明晰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义,并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思考并回答“强国有我,中德何为”的时代命题,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