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明德讲堂】第七讲 | 白津生: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发布日期:2021-05-27 作者: 阅读量:[]

5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明德讲堂”第七讲在E5-2楼焊接实验室举行,本次邀请“盲区焊接之父”“津门工匠”,原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服务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白津生作了题为《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奋斗目标》的讲座,学院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

白津生老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焊接领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通过代表性实物展示了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并谈了他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人生历程。

他介绍到,电焊炙热的温度对焊工的身体特别是眼睛伤害极大,他就拿起焊枪蒙上眼睛一遍遍地练习,最终达到了能不靠双眼就熟练操作,并凭借“盲区电焊”解决了实际应用中上百件难题。焊接工作是技术活,但要想做好,特别是做到极致,光靠盲干是不行的,同样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刻苦加巧干。为了做好焊接工作,初中毕业后就到工厂工作的他自学了初高中教材,成功通过夜大考试。因为技术过硬破格保送到日本留学,学习了许多先进的专业知识。他通过查阅书本,改良电焊设备,创新了水下铸铁与碳钢焊接技术。电焊油桶是公认的焊接“禁区”,他总结出“只要保证气对流,油箱焊接不发愁”的焊接小窍门,突破了这一“禁区”。

经过多年努力,白老师在焊接领域拿下多项大奖,先后获得国际焊接技能大赛第一名、法国列宾竞赛金奖、英国剑桥“金星奖”、布鲁塞尔尤里卡奖、美国爱迪生金质勋章。平面上“一点固定·永恒不倒”获得了国家专利局、中国发明协会的国际金奖……白老师是我国焊接界填补世界空白最多、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国际焊接专家。一些国家提出优厚的物质条件希望白老师能技术移民,但都被他宛然拒绝。

白老师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焊接事业、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在他身上体现着忠诚爱党、踏实坚定、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大国工匠精神。一念执着,一生坚守,虽两鬓斑白,却永不言弃。从焊接工人到大国工匠,从碌碌无名到享誉世界,获奖无数,却为人朴素。老师们表示,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思政教师,要向白老师学习,怀揣家国情怀,用一颗千锤百炼的“匠心”,勇担立德树人神圣使命,同时,要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中德故事,通过讲述像白老师这样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个人理想与奋斗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