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一行到天津市南开中学参观调研,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集体备课,并就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等方面工作同南开中学进行交流研讨。
1904年,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以“教育救国”为宗旨,创办天津南开中学。其后,在此基础上相继创立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成为南开系列学校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南开中学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变革紧密相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南开中学伯苓楼是天津红色教育基地之一。老师们首先参观了伯苓楼一层的南开中学校史馆,校史馆进门处高悬的四十四字“容止格言”引起了参观教师的共鸣。参观过程中,南开中学办公室负责人全程讲解,让参观教师对南开中学的历史底蕴、名人名师、文化传承、发展概况、办学理念等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随后,老师们参观了位于伯苓楼二层的周恩来中学时代纪念馆。该馆包括“童年生活”“南开最好的学生”“早期革命活动”“在南开上学的教室”“人生楷模”五个主题展室,陈列展示了周恩来在津学习、生活和从事革命活动的有关实物、照片,周恩来在津时写的文章、编辑的刊物以及青年时期的手迹。通过参观学习,老师们直观而深刻地了解了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期间的成长历程。周恩来1913年8月至1917年6月在南开中学就读,南开中学的良好教育为周恩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领导、南开中学校领导、南开中学教务处负责人及我院教师代表就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参观学习,老师们被百年南开厚重的历史积淀,辉煌的办学成果,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南开精神所感染。老师们纷纷表示,展馆中陈列的史料为今后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备课素材,今后会运用到教学中,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今天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要向张伯苓等教育先辈学习,做真人、求真知、传真理,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