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稳步开好“云思政”“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善用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线上教学因势而新
发布日期:2022-01-21 作者: 阅读量:[]

按照学校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16日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新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津城,学院全体教师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线上教学与抗击疫情交互进行,在生动鲜活的抗疫实践中讲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线上教学稳步推进

本学期,学院第17周—20周线上教学共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三门课程的授课任务,采用超星平台线上直播的形式授课。涉及部分19级本科、20级本科及全部20级高职学生,共计66个教学大合班,线上授课共122次,授课人数达5458人,学生覆盖全部二级学院,共有14位教师参加本次线上直播授课。

学院高度重视线上教学工作,在开课前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线上教学工作,教研室主任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确保授课教师稳步操作。授课教师建立了班委群或班级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拓展线上学习资源,及时解决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线上开课以来,学院线上教学运转总体平稳,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较高。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们善用之

2022年1月8日,天津打响中国防控“奥密克戎”的第一场大规模遭遇战。学院按照学校疫情防控预案和教学方案,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最后一周的线上教学效果。

14位授课教师中有10位党员教师下沉社区,他们往往是刚刚上完网课,就穿上了防护服,奔赴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思政教师,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将天津疫情防控和个人参与志愿服务实践的“抗疫大课堂”融入到“思政小课堂”中,使理论性和实践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在疫情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实时关注学生疫情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正确面对疫情,力所能及参加当地防疫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各种问题。

1月10日,天津市开展了大规模核酸检测,而这一天也是郭丹凤老师本学期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她结合天津抗疫实践,将当天发布的《天津市委市政府致全市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科学决策、高效组织、果断执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线上教学的同时,郭丹凤老师还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做到课堂教学和服务社会两不误,言传与身教有机统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投身到当地志愿服务中。她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今后会更加主动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面对此次疫情突袭津门的紧张形势,王红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辩证思维沉着冷静地应对疫情,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勉励学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鼓励学生配合自己所在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教学中,王红老师发现个别学生因集中隔离出现了焦虑情绪,耐心逐一进行交流疏导,同时也利用好各种网络平台与学生有效沟通,营造积极健康的互动模式,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深入开展学院线上教学督导工作

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学院督导从三门课中分别选听三位老师,共九次课程的线上课程,通过检查教师直播课堂、学生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形成“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学督导记录单”,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总结。整体来看,教师备课充分,讲授内容熟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能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天津抗疫故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讲出了更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以生动鲜活的抗疫实践达到思政课育人的时效性。线上四周的教学任务已圆满完成,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教学改革探索之路我们仍在继续前行!